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植物检疫的协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3:24:24  浏览:93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植物检疫的协定

中国政府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植物检疫的协定


(签订日期1998年2月11日 生效日期1998年2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为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在植物检疫领域的合作,有效地防止有害生物从一方传入对方并蔓延,保护双方的植物生产和植物资源,促进两国经济、贸易和科技交流的发展,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本协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有害生物”,是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二)“植物”,是指活的植物及其器官,包括种子。
  (三)“植物产品”,是指未经加工的植物性材料(包括谷物)和那些虽经加工但由于其性质或加工的性质而仍有可能造成有害生物扩散危险的产品。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五)“限定物”,是指任何植物、植物产品、能藏带和传播有害生物的仓储地、运输工具、集装箱或其它物品或材料,特别是在涉及国际运输的情况下。

  第二条 双方应当加强各自国家的有害生物控制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从一方传入对方。

  第三条 一方输往对方的任何限定物,均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输往对方的限定物必须符合对方的检疫法规。对输往对方的限定物进行严格检疫,并附有出口植物检疫证书,证明该批货物不带有对方所关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二)避免使用草杆、叶子和其它可能被病虫害感染的植物材料作包装和铺垫材料,可以使用纸及合成材料。运输工具、包装、铺垫材料清洁或者经消毒处理。
  (三)不得将土壤出口或者随货物传带到对方。

  第四条 各方有权依照本国植物检疫法规,对从对方进口的限定物实施检疫,发现问题时有权对受感染的限定物进行适当的检疫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

  第五条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加强相互间植物检疫人员在出口检疫方面的合作,检疫人员到对方检疫所需的费用由有关的货物发货人或收货人承担。

  第六条 双方同意:
  (一)交换正在执行和新颁布的有关植物检疫法规,包括国家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二)相互通报本国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特别是病虫害流行及新发生情况。
  (三)开展植物检疫科研合作项目,一方未经对方许可,不得将双方在植物检疫领域合作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经验转让给第三方。

  第七条 双方在植物检疫领域,特别是边界植物检疫方面进行合作,包括建立数据库、采用共同的操作规程和程序等。

  第八条 为了解决本协定执行中的实际问题,交流双方在植物检疫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经双方协商,在对等的原则下,可以派专家互访和轮流在两国召开会议。国际旅费由派出一方自理,专家访问和会议期间的食宿、交通由东道国负担。

  第九条 实施本协定的主管部门:
  中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巴方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食品、农业与牧业部。

  第十条 双方在本协定的适用和解释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应由双方组成的混合委员会通过友好协商解决。混合委员会人数最多不超过六人,双方人数对等。混合委员会在提出建议的一方会晤,并自建议提出之日起两个月内进行协商。

  第十一条 本协定不影响双方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二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五年。如本协定期满前六个月任何一方未通过外交途径书面通知对方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有效期自动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
  本协定于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一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表
       白志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白银市政府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政府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在银各单位:
《白银市政府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五月十九日


白银市政府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营造“三个环境”,积极推进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努力建设高效、快捷、勤政、廉洁的政府工作体制和机制,切实防范和纠正政府公务人员的吃拿卡要等行为,根据省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受理群众反映政府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的举报,既要坚持从严治政的方针,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行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举,依法维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利益。
第三条 凡属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家公务人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建设中吃、拿、卡、要等行为的举报,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着落。
第四条 受理举报要坚持以下原则:
㈠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㈡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原则;
㈢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
㈣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㈤维护举报人、被举报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五条 市监察局举报中心和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受理对部门及其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的举报。
第六条 对举报市直部门或市管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行为的,由市监察局直接受理。在调查处理时,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第七条 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健全信访举报受理制度,受理举报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加强内部监督。
第八条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行政监察机关转办、督办的举报事项,应认真负责地处理,不得推诿。
第九条 对群众举报的下列问题,行政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受理,严肃查处:
㈠在招商引资中吃、拿、卡、要,勒索客商,严重影响招商引资活动,或导致招商引资失败的;
㈡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中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导致行政不作为或违法行政,造成恶劣影响的;
㈢为谋取部门或个人利益,擅自设立行政许可,或向行政管理相对人摊派钱物、索要赞助、接受有偿服务、肆意敛财、乱收乱罚,影响投资、经营环境的;
㈣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过程中吃、拿、卡、要,搞权钱交易,导致严重后果的。
第十条 对受理的群众举报,承办部门要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核实,实事求是地作出结论。必要时要向举报单位或个人给予答复或反馈。
第十一条 对经调查核实,举报属实的,按照问题的性质、情节和后果,分别做出以下处理:
㈠对一般性的问题,要进行纠正。凡吃、拿、卡、要获取的不正当利益,要如数退还;
㈡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一定影响和损失的,除在经济上责成其清退外,要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通报,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
㈢问题严重、情节恶劣、社会反映强烈、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典型案件,要向社会曝光,公开处理结果。
第十二条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凡发生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的部门和单位,要深刻检查,吸取教训,因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部门和单位领导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受理群众举报的机关和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因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导致群众举报得不到及时处理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工作失职,造成一定后果和不良影响的,要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

(2001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93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2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9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9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0月26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月十七日


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第三条 本解释施行后,我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的有关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